一代又一代的文化精神,當代有什麼樣的文化精神

2021-03-03 20:45:42 字數 4633 閱讀 6677

1樓:哲學和社會科學探索者

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中國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有哪些

2樓:龜龜大人

包容博大的精神。中國文化是開放的文化,是海納百川的文化。中國文化從一開始,就在不斷地包容並融合外來文化。

今天的中華民族是56個民族的融合,也是中國文化開放相容的一個具體體現。印度佛教來到中國,成為中國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印度人釋迦牟尼簡直加入了中國國籍。

近當代中國對西方思想的歡迎,中國成了西方思想的試驗田,也是古老的中華民族開放精神的體現。當然,一切外來的思想文化,都經過了也都必將經過已有的中華文化體系的熔鍊,其精華被吸取之後,又將生髮出全新的更加燦爛博大的中華文化。

天下大同的精神。「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表現的都是中華民族重視天下的和諧和相互友愛而非互相的對抗或欺凌弱小。今天中國提出的「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的理念,也是大同精神的體現。

歷史上強大的中國,沒有主動侵犯小國。中國版圖的擴大,是在回擊當時的外族侵略以及外族文化主動融入中原文化的結果。強大的明朝派遣鄭和下西洋,給各國送去的是絲綢、瓷器等各種物品。

今天西方某些人的「中國威脅論」,實際上是他們以西方對抗和競爭性的思維、以自己愛好侵略的歷史來揣度以和諧大同為核心特色的中華文化的表現。

中庸的精神。中庸不是當好好先生,而是一種為人處事上的恰到好處,是一種「**分割」的大智慧。中國傳統文化倡導「智、仁、勇」的結合才是完善的人格,而非強調一端,就是中庸精神的表現。

「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就是中庸。「隨心所欲」但是「不逾矩」,就是中庸。中庸也意味著雖然能力智慧優勝但是心態平實謙虛,所謂「極高明而道中庸」。

中國人可以發明火藥,但是不用來製造**,這就是中庸和平的精神。「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是中庸,「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是中庸,「高築牆、廣積糧、不稱霸」,也是中庸。

時新的精神。「周雖舊邦,其命惟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都是時新的精神體現。時新,意味著以開放的心面對當下的世界,進行適應當下、造福群生的創造。

中華文化的開放、融合,就是時新的表現。今天我們提出的「與時俱進」的口號,是與中華文明的時新精神一脈相承的。文化開放和時新精神最突出的宋代,經濟、社會、科技、醫藥等各個領域裡的創造層出不窮。

即使在清朝前期,中國也保持著時新的心態。康熙當年也樂於學習西洋的技術,德國的傳教士湯若望就成為當時國家天文氣象局局長(欽天監監正)。清朝中葉中國開始敗落,正是丟掉了開放和時新的精神,走上驕傲自大、因循守舊之路而導致的。

以民為本的精神。「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國主之有民也,猶城之有基,木之有根」。「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唐朝的李世民就說過:

「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毖。」進入現代的中國,「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的宣示,也是與中國傳統文化以民為本的思想一脈相承的。

愛護他人和擔當社會的精神。「仁者愛人」、「兼相愛,交相利」,都是強調對他人的關愛。中國傳統文化認為,真正的個人幸福,必然是與他人及社會整體的福祉相連。

傳統文化中的「大人之覺」、「內聖外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等等倡導,都是強調把個人的能量和才智運用到對整個社會幸福的追求之中。范仲淹、文天祥......無數的仁人人士,都有擔當天下為民請命的情懷和為歷史記誦的感人事功。乃至古代賢明的帝王那裡「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的面對家國的態度,也都是這種擔當天下的文化精神的體現。

自信自立、追求真理的浩然正氣。中國文化從本質上看,不是如同西方那種信仰神祗的文化,而是自信自肯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認為,人是與天地並列的「三才」之一,人可以「參天地化育」,這是什麼樣頂天立地的精神!

「雖千萬人,吾往矣」,「當仁不讓於師」,「貧賤不移、富貴不淫、威武不屈」,都是這種自信自肯的風骨的體現。在古代,那些追求真理的人士,對皇帝犯顏直諫而不怕犧牲自己,也是這種不顧一切服膺真理的精神體現。在禪文化的教育中,面對真理和智慧的追求,更是有「見與師齊,減師半德;見過於師,方勘傳授」的精嚴要求。

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每當民族危亡的時候,無數仁人志士總是義無反顧站起來,不怕犧牲自己,保衛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近代的中國,我們也見證了這樣的歷史。

我們的《國歌》的旋律,就是這種精神的感人體現。抗震救災中,國人表現出來的,也是中華民族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

嚴於律己、修養不止的精神。「吾日三省吾身」,「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都是古往今來真正精進的中國人不斷修養自身以止於至善的表現。比如唐代德行深厚的趙州禪師,八十歲還在訪師問道。

實踐證明,在這種自我修養的文化深入人心的時代,就是中國社會人文精神優美的時代。

可貴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這些偉大精神,並不只是口頭的標榜,而是古往今來無數的中華兒女,用切實的身心實踐所做的生命詮釋。正是因為有這些精神和事蹟,中華文明能在無情的人類歷史長河中,雖歷盡風雨卻始終巍然屹立。

3樓:匿名使用者

和.....................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與愛國主義有什麼聯絡,拜託了,急!最好字數多一點。

4樓:虐嫉菚粟

談中華傳統文化與語文學習

社會在向現代化轉型過程中,如何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激發人們的愛國主義情懷,特別是在語文學習中如何更好地向青年學生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馬克思說:「文化上的每一個進步都是邁向自由的進步.

」文化是在傳承的基礎上進步的,然而,我國的許多優秀民族文化傳統正在消失,今天的青少年很少了解我們的傳統文化.如何做好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工作呢?

一、關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文化傳統就是民族精神.中華傳統文化並不是虛無縹緲的東西,而是實實在在地從數千年曆史長河中、經過大浪淘沙流傳下來的經典的、人性的和有時代特徵的文學藝術等.

其內容自然也應當包括歷代存在過的種種物質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實體和文化意識.

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生活、語言,從而形成了它們共同的意識、共同的文化.偉大的華夏民族的每個成員,正是在這種共同的生活理念中誕生、成長和發展,通過這種語言載體來認知世界、體驗生活、形成意識、表達願望和傳承文化的.中華傳統文化產生於過去,帶有鮮明的過去時代的烙印;傳統文化始成於本民族祖先,帶有自己民族的色彩.

文化的時代性和民族性,在傳統文化上表現得最為鮮明,在歷史上都起過積極作用,值得後人重視、傳承與發展.

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是當務之急.隨著外來文化的滲透,中國傳統文化遭到空前冷遇.由於教育在傳統文化傳承方面存在明顯的薄弱環節,公民的民族文化保護意識比較淡薄.

社會上不只是青少年,也包括我們的許多文化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接觸本民族傳統文化,有的連起碼的常識都缺乏,更談不上積極地去開展文化的傳承工作.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感嘆:現在的孩子吃的是肯德基、麥當勞,看的是日本、韓國動畫片,過的是洋人節,這樣下去連自己是中國人都快忘記了.

越來越多的中國孩子熱衷於外來文化,中國的年輕一代正越來越遠離我們的傳統文化.目前外語學習越來越紅火,孩子從幼兒園起就學英語.但是對能否準確使用祖國語言文字卻不夠重視,存在不少問題,現在有的大學生連寫書信都感到困難.

陳香梅女士說,一些外國人認為「大紅燈籠高高掛」就是中華傳統文化.外國人這樣認為情有可原,一些中國孩子也這樣認為就很可悲了.這說明我們在宣傳傳統文化方面實在太落後了.

我們融入國際社會,自然要尊重世界各國的優秀文化,但更應尊重本國文化,愛護民族語言文字.中國社會進步,既要從傳統的文化中尋找合理成分,又要從別人的經驗裡吸取有效營養.如果一個人、民族和國家對自己的歷史不瞭解、不重視,那麼就會對自己的文化認同、自身處境的理解產生偏差.

自近代以來,中國傳統文化受西方文化衝擊程度之

烈為亙古所未見,但那都是在被動的狀態下產生的.如今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進一步加大了融入國際潮流的步伐.中外文化在一種更加複雜和多元化的時代更深入地「親密接觸」,這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應積極主動地採取「拿來主義」.

中華民族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同其民族特點一樣是多元一體和豐富多彩的.我們在走自己的路時,也應吸取別人的經驗教訓,及時對自己的歷史進行深刻的反思.事實上唯有為本民族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始終能起到激勵和提倡的作用,這裡包括社會的推崇和個人的嚮往,成為本民族巨大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力量.

三、語文教學中要讓中華傳統文化占主導地位.隨著中國現代化程序的加速,認識國學、呼喚國學、振興國學,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新的文化建設,勢在必然.而學校中的語文課,正是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學科.

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經典東西不少,僅從文學角度而言,從《詩經》到當代作家的優秀作品都是值得學習和借鑑的.我們語文教師要讓學生學習經典,努力讓學生沉浸進去,從閱讀中得到美感,產生愉悅之情.我們的語文課本中,有我國唐宋時期的文學作品,那些作品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最輝煌的,李杜韓柳,歐王蘇鞏等,一代風流,多麼精彩!

但在考試測驗時卻讓學生選擇abcd填充,把思想、美感、意境、韻味破壞殆盡,誰還會對這些傳統文化作品有學習的興趣呢?因此,語文教師首先自己要熱愛中國傳統文化,要有文學根基和藝術修養,不但能把古典作品中美的東西表達出來,挖掘出其豐富的內涵,而且還要引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學生喜歡了,願意去讀去欣賞,自然就會去傳承了.

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中有哪些價值和意義

5樓:皖南舊事人

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有孝敬父母,尊重長輩,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愛,相互尊敬。這些價值對,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和諧社會實現民族復興起到了一定的推動左。

蜜蠟怎麼區分一代和二代,一代蜜蠟二代蜜蠟哪個是真的

這是假的,完全的化工產品,和蜜蠟沒什麼關係。這是假的,二代蜜蠟是指用琥珀粉壓制的,天然蜜蠟切割下來的邊角料或者打磨時剩下的粉末,通過一些方法壓制成塊狀 一代蜜蠟 二代蜜蠟 哪個是真的?沒有一代 蜜蠟這個說法 你所說的一代蜜蠟就是天然蜜蠟。屬於真品。二代蜜蠟是由天然蜜蠟粉壓制而成,屬於造假。購買時要注...

武功為什麼一代比一代弱,說說金庸小說為什麼武功會一代不如一代

因為受到古代影響,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言論 一直有教一半留一半的習慣 結果根本就是精華越教越少,大眾化的東西很難霸道到哪去吧 練好武功需要很大的金錢投入,還得吃苦,還得靠實戰磨練,現在的社會環境很難提供這些條件。再說武功再高也怕菜刀,有那麼多錢直接買個槍,不比武功強多了。武功好了能幹啥?當保鏢,風險還...

一代梟雄結局誰是叛徒,一代梟雄結局誰是叛徒

來運 孫建軍 老烏都是叛徒,來運殺孫建成是因為杏兒跟孫建軍有姦情,來運幫孫建軍了個忙。金條的事三個人都知道,印章是孫建軍找人放黑娃家的,箱子也是故意擺錯的,杏兒開啟箱子也不是偶然,但是杏兒多半是忌諱他跟孫建軍的姦情,而不是金條。老烏寒心的是時間磨滅了兄弟情義,黑娃是無辜的不解釋,來運兩次殺人滅口,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