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抗日戰爭為什麼會勝利打中國古代的人名

2021-03-03 22:10:48 字數 3741 閱讀 4591

1樓:匿名使用者

屈原:屈服於美國的原子彈

蔣幹:蔣介石乾的,老蔣的功勞大

蘇武: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36373235蘇聯出兵

毛遂:***萬歲,***的功勞

共工:是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 團結一切愛好和平與民主的力量共同努力(工作)的結果

【共工簡介】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神。為西北的洪水之神,傳說他與黃帝族的顓頊發生戰爭,不勝,怒而頭觸不周山,使天地為之傾斜。後為顓頊年誅滅。

此外還有一說,謂共工是堯的大臣,與驩兜、三苗、鯀並稱「四凶」,被堯流放於幽州。《書.堯典》:

「流共工於幽州,放允兜於崇山,竄三苗於三危,殛鯀於羽山,四罪而天下鹹服。」《山海經.海內經》: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沃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共工。」又《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

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真實的共工】

除去神話,共工是在「三皇五帝」中「顓頊」時代一個比較強大部族的首領,活動在輝縣一帶。黃河的經常氾濫威脅到了部落的生存,共工率領大家與洪水英勇搏鬥,他們採取「堵」而不是「疏」的辦法來治水,未能**洪水,但是為後人治水積累了經驗。共工是我國最早的治水英雄,被後世尊為水神。

共工治水表現出來的永不言敗的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共工與顓頊爭奪帝位的故事,後被演繹成「怒而觸不周之山」的神話。***曾對共工給予高度評價。

據說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後代。共工氏是神農氏以後,又一個為發展農業生產做出過重要貢獻的人。他發明了築堤蓄水的辦法。

關於他的傳說,幾乎全與水有關,最有名的故事是:共工怒觸不周山。一說共工部落活動區域在今河南-輝縣。

【共工的貢獻】

共工氏是個治水世家。共工氏治水方法是把高地剷平,低地填高。在平坦地面上修築堤防。用土堤來擋水,這種方法沒有疏通河流,水依然會漫流泛濫成災,所以共工的治水最後都遭到失敗!

共工氏和他的兒子后土都對農業很精通。他們專著於研究農業生產中的水利方面。在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況後,發現有的地方地勢太高,田地澆水很費力;有的地方地勢太低,容易被淹。

為了改變這種不利於農業生產的情況,共工氏發明了築堤蓄水的方法。具體做法是:把地勢高處的土運到低地上填高。

認為窪地填高可以擴大耕種面積,高地去平,利於水利灌溉,對發展農業生產大有好處。

【禹攻共工之戰】

相傳帝舜時期(約公元前22世紀),禹部落聯盟進攻共工氏部落聯盟(今河南嵩縣北黃河附近)的作戰。

原始社會晚期,中原地區生活著黃帝族系的部落聯盟(今山西南部),舜為首領。當時,黃河經常氾濫成災,禍及人民。舜命禹治水。

炎帝族系的共工氏部落聯盟,長期與舜領導的部落聯盟爭奪生存地域,併為治水發生衝突。於是,禹率領本部落聯盟進攻共工氏,將其擊敗並驅離治水地區,以便治水。從此共工氏再也無力與黃帝族系部落聯盟抗衡。

【共工怒觸不周山】

水神共工是炎帝的後裔,與黃帝家族本來就矛盾重重。帝顓頊接掌宇宙統治權後,不僅毫不顧惜人類,同時也用強權壓制其他派系的天神,以至於天上人間,怨聲鼎沸。共工見時機成熟,約集心懷不滿的天神們,決心推翻帝顓頊的統治,奪取主宰神位。

反叛的諸神推選共工為盟主,組建成一支軍隊,輕騎短刃,突襲天國京都。

帝顓頊聞變,倒也不甚驚惶,他一面點燃七十二座烽火臺,召四方諸侯疾速支援;一面點齊護衛京畿的兵馬,親自掛帥,前去迎戰。

一場酷烈的戰鬥了,兩股人馬從天上廝殺到凡界,再從凡界廝殺到天上,幾個來回過去,帝顓頊的部眾越殺越多,人形虎尾的泰逢駕萬道祥光由和山趕至,龍頭人身的計蒙挾疾風驟雨由光山趕至,長著兩個蜂窩腦袋的驕蟲領毒蜂毒蠍由平逢山趕至;共工的部眾越殺越少,櫃比的脖子被砍得只連一層皮,披頭散髮,一隻斷臂也不知丟到哪兒去了,王子夜的雙手雙腳、頭顱胸腹甚至牙齒全被砍斷,七零八落地散了一地。

共工輾轉殺到西北方的不周山下,身邊僅剩一十三騎。他舉目望去,不周山奇崛突兀,頂天立地,擋住了去路,他知道,此山其實是一根撐天的巨柱,是帝顓頊維持宇宙統治的主要憑藉之一。身後,喊殺聲、勸降聲接連傳來,天羅地網已經布成。

共工在絕望中發出了憤怒的吶喊,他一個獅子甩頭,朝不周山拼命撞去,只聽得轟隆隆、潑喇喇一陣巨響,那撐天拄地的不周山竟被他攔腰撞斷,橫塌下來。

天柱既經摺斷,整個宇宙便隨之發生了大變動:西北的天穹失去撐持而向下傾斜,使拴系在北方天頂的太陽、月亮和星星在原來位置上再也站不住腳,身不由己地掙脫束縛,朝低斜的西天滑去,成就了我們今天所看見的日月星辰的執行線路,解除了當時人們所遭受的白晝永是白晝,黑夜永是黑夜的困苦。另一方面,懸吊大地東南角的巨繩被劇烈的震動崩斷了,東南大地塌陷下去,成就了我們今天所看見的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和江河東流、百川歸海的情景。

共工氏行為最後得到了人們的尊敬。在共工氏死後,人們奉他為水師 (司水利之神)。他的兒子后土也被人們奉為社神(即土地神),後來人們發誓時說「蒼天后土在上」,就指的是他,由此可見人們對他們的敬重。

【相關記載】

據《山海經·海內經》:「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襖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共工。」宋羅泌《路史、後紀二》注引《歸藏·啟筮》:

「共工人面蛇身朱發。」相傳共工為水神。《左傳·昭公十七年》:

「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管子·揆度》:「共工之王,水處什之七,陸處什之三,乘天勢以隘制夫下。

」《淮南子·本經訓》:「舜之時,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共工神話最著者,為共工與顓頊之戰。

《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顓頊,黃帝之裔(《山海經·海內經》)。

故此戰實為黃炎戰爭之繼續。此戰又或傳為共工與高辛(《淮南子·原道》);與神農(《雕玉集·壯力》);與祝融(《史記,補三皇本紀》);與女媧(《路史·太吳紀》)之爭。其他如禹逐共工,禹殺共工之臣相柳等傳說,由禹為黃帝系統人物,當亦系黃炎戰爭之餘緒。

今河南杞縣流傳的「女媧補天」則謂:共工、祝融,女媧、棺人為兄妹。共工與祝融因吃天鵝蛋之爭,共工撞不周山,天塌洪水氾濫,女媧乃有補天之舉,似更原始。

參見「杞人憂天」。

祝融與共工戰 《史記·補三皇本記》:「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

」此戰或又傳說為顓頊,神農,女媧,高辛與共工之爭。

《國語·魯語上》載:共工氏之伯九有。伯九有也就是霸九州。

實際上是說共工氏一度是九州的伯(霸)主,即中原部落聯盟的一個首領。這反映了九個氏族住在九個地方,共工氏在其中居於首要地位。徐旭生說共工氏居住地在今河南省輝縣。

郭沫若說:共工氏長期活動的地方是今河南西部的伊水和洛水流域。這個地方古代稱為九州,可能**於共工氏的九個氏。

後來,這裡往西的山區中還有九州之戎,大概是共工氏的餘部延續下來的。

共工神話最著者,為共工與顓頊之戰。《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顓頊,黃帝之裔(《山海經·海內經》)。此戰又或傳為共工與高辛(《淮南子·原道》);與神農(《雕玉集·壯力》);與祝融(《史記·補三皇本紀》);與女媧(《路史·太吳紀》)之爭。其他如禹逐共工,禹殺共工之臣相柳等傳說。

關於祝融與共工之戰的記載,《史記·補三皇本記》:「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

」此戰或又傳說為顓頊,神農,女媧,高辛與共工之爭。

共工是古代傳說中神農氏的後代、屬於炎帝一族,身為水神,共工有人的面孔、手足和蛇的身體。在黃帝的繼承人顓頊治世的時代反叛,被顓頊擊敗,共工怒而頭撞不周山(傳說中支撐世界的支柱),造成世界向東南傾斜。之後共工仍不斷地作亂(代表洪水的爆發),最後被禹殺死(指治水成功)。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偉大歷史意義,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中國自1840年以來第一次徹底戰勝外國侵略者,並去得反侵略戰爭全勝的一次戰役!這就是抗日戰爭勝利最偉大的意義 換了統治者.外國人換成了自己人.首次完勝信心增,民主革命基礎定。祝學習進步,望及時採納!起碼暫時不被侵略了,不過沒過多久,經濟上的科學上又收到欺負了 100年來,抵制外侮的第一次勝利 使我國...

抗日戰爭大事記,中國抗日戰爭的大事記錄,時間,具體內容要詳細一點啊,謝謝!

1 九一八事變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 守備隊 炸燬瀋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並栽贓嫁禍於中 隊。日軍以此為藉口,炮轟瀋陽北大營,是為 九一八事變 次日,日軍侵佔瀋陽,又陸續侵佔...

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的方針,抗日戰爭中共產黨的抗戰路線和方針是什麼?

在抗日戰爭中提出的戰略方針是持久戰。持久戰,持續時間較長的作戰。相對於速決戰而言。有戰略的持久戰和戰役 戰鬥的持久戰。戰爭中正義的一方,在敵強己弱的情況下,通常在戰略上採用持久戰的方針,通過長期的作戰,逐步削弱敵人,轉劣勢為優勢,變被動為主動,最後贏得戰爭的勝利。抗日戰爭中共產黨的抗戰路線和方針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