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龍的白馬非馬怎解,白馬非馬用哲學道理怎麼解釋

2021-03-03 21:15:38 字數 3702 閱讀 4195

1樓:悟無誤

莊子這樣解讀的:

用能指(即名)說明所指(即名實統一)並非受指(即實),不如用不版是能指說明所指權並非受指。通俗地說,用事物的構成要素來說明要素並非事物本身,還不如用非事物構成要素來說明要素並非事物本身。用某類馬來喻說認知的馬並非具體馬,還不如用不是某一類馬(如白色馬),來喻說常識的馬(一般概念的馬)並非只是具體的馬(這匹白馬)。

從這個意義來說,天地不過是一個「所指」而已,萬物不過是這受指的「馬」而已。

2樓:匿名使用者

「是」和「被包含」的意思要分清楚。比如說「白馬是馬」裡的「是」是「被包含」的意思,而不是等價的意思。所以不能倒過來說。

3樓:匿名使用者

著重分析一般與個別的關係,強調概念的差別性,對古代邏輯發展有一定的貢獻。但過分誇大差別的一面,而又導致了形而上學的詭辯

白馬非馬用哲學道理怎麼解釋?

4樓:種花家的小米兔

哲學追求事物的真實,面對「白馬非馬」的論述,首先要明白其本意,不然會落入掩耳盜鈴似的邏輯謬誤。這裡「白馬」就是白色的馬,一種有特定屬性的動物。「馬」就是馬這種動物,是範圍限定到「種」這一層次的一個生物類群的總稱。

理解這一論述的關鍵在於理解其邏輯連詞「非」,這裡的「非」即「不是」,而「是」的含義是有多重的,其中有「屬於」、「等同」等意思,也就有「包含於」和「等價於」的邏輯關係。而「白馬」的概念是屬於「馬」,但不等價於「馬」的。

從心理學角度講,「白馬」的稱謂在普適認知裡暗示出它與「馬」的聯絡,而「非馬」的判斷則違背邏輯慣性,讓接受者加以注意,同時藉助「巴納姆效應」式的安慰原則讀者自己對「非馬」論述找到合理支撐,從而使常識和理性判斷產生邏輯矛盾。

而且詞語本身讀來耳目一新,易記順口,而且還有哲學韻味,能一定程度上顯示運用者有思考的傾向,所以作為一個著名的詭辯哲學命題固定了下來且流傳開來,實質上是哲學中邏輯學範疇裡「語義謬誤」的體現。同時,哲學不否定「白馬非馬」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運用還有其它含義。

在我國戰國中期,趙國的公孫龍在《白馬論》中提出了詭辯論的命題「白馬非馬」。公孫龍認為,事物和概念都是有差別的,所以概念與概念之間也絕沒有聯絡。在他看來,「白馬」與「馬」這兩個概念不同,因此它們之間毫無聯絡,從而推斷出:

「白馬」不是「馬」。

他認為「白馬」這個概念是既名「色」又名「形」的,而「馬」這個概念只是名「形」,故而「白馬非馬」。公孫龍為了證明「白馬非馬」的命題,提出了另一論據:「求馬,黃黑馬皆可致;求白馬,黃黑馬不可致。

」這樣論述自然是荒唐可笑的。

5樓:匿名使用者

恩...我試著解釋看看~~在我看來,「白馬非馬」的錯誤在於以下幾點:1.

聯絡具有客觀性,該論斷是割裂的事物之間的聯絡體現;2.普遍性寓於特殊性之中,也就是共性寓於個性之中。「白馬非馬」否認了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係;說他是唯心主義有一定的道理,因為沒有根據客觀的實際出發。

但是在我看來,「白馬非馬」的論斷是違背了辯證法,更加傾向於形而上學的觀點。(不好意思,我現在只是高中水平,只能解釋那麼多了)

6樓:陳振權

《宇宙哲學》根據其《形神邏輯》方**關於

白馬非馬問題的觀點:就部體對於個體的「歸性」而言,白馬不歸於其他的馬【白色的毛髮歸於某些馬匹而不歸於所有馬匹】;但就個體對於集體的「屬性」而言,白馬屬於馬類,就像小馬屬於馬類一樣。

只有屬性判斷而沒有歸性判斷的形式邏輯是無法回答清楚這個問題的。

7樓:匿名使用者

事物的特殊性與普遍性的關係

公孫龍的「白馬非馬」論錯誤在於它割裂了

8樓:匿名使用者

共性和個性,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

9樓:匿名使用者

馬是共性

白馬是個性

只見「白」不見「馬」,故而公孫龍子曰:馬,馬也,白馬,非馬也。

10樓:愛韻的雪

原文: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馬非馬

駁:馬者有形而形有色,白馬者白色之馬,故曰白馬可曰馬。

原文:求馬,黃、黑馬皆可致。求白馬,黃、黑馬不可致。

使白馬乃馬也,是所求一也,所求一者,白者不異馬也。所求不異,如黃、黑馬有可有不可,何也?可與不可其相非明。

故黃、黑馬一也,而可以應有馬,而不可以應有白馬,是白馬之非馬審矣。

駁:馬者有型有色,所求白馬,黃黑馬不可,色否非形否。

作者先設了一個圈套,給馬下了一個定義,試圖把馬和白分開,想說白馬不等於馬。白馬不等於馬不代表白馬不屬於馬,等於和屬於的關係。白馬非馬可以理解為白馬不等於馬,而作者引導別人認為,白馬不屬於馬。

11樓:匿名使用者

共性和個性的關係,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係,整體和部分的關係,一般和個別的關係

據說墨子破了「白馬非馬」的言論?到底怎麼回事?

12樓:履帶潤滑劑

先簡單講下白馬非bai馬

公孫龍的白馬非du馬基本就下面zhi兩個論點1.白馬有dao兩個特徵

回:有馬的答特徵

白色的而馬只有一個馬的特徵

2.黑黃馬的論證

已知:黑馬=馬;黑馬≠白馬,則

當白馬=馬時

黑馬=馬=白馬—>黑馬=白馬

與已知條件相矛盾,故白馬≠馬

《墨子 · 小取》中的破解則是指出了相等、屬於、包含等關係的不同。如「白馬,馬也;乘白馬,乘馬也。驪馬,馬也」這一段是指白馬和驪馬歸屬於馬這一綜合概念;而「愛盜非愛人也;不愛盜,非不愛人也」則是指出盜賊與全人類這兩個概念之間的差異,並不是說我不愛盜賊就代表我不愛全人類

公孫龍的第一論點把白馬看成是與馬有不同屬性的集合,在邏輯上當然是正確的;第二論點之所以會推匯出荒謬的結論是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預設白馬⊆馬,而論證中卻用=代替,使得兩個不同屬性的集合相等,自然會出現這樣的錯誤

13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一copy

個共性與特性關係的言論,但是被我們的古人用來玩煩瑣哲學:搞成了言辭概念之爭,白馬非馬,其實是偷換概念,換言之,這個詞裡面,前馬非後馬,雖然都用的馬這個字,所指範圍卻發生了變化,嚴格地說是相同的一個字,表達了不完全相同的兩個概念:前馬是特指,後馬是泛指。

這樣白馬是馬?是字前後表達的,就是種屬關係,就像白薯是糧食一樣,可以把這個是字變成屬於,意思是一樣的。但是古人故意把這個是字,理解成命題用的是字,搞成好像在解釋概念和判斷是非的樣子。。。。

這樣故意歪曲的理解文義,就造出了奇怪的哲學。

所以古人說刑名學,真是說中了這種學問是什麼。呵呵,所謂高深的哲學,說穿了只是在玩文字遊戲。

***************=

其實,我們和別人討論什麼是唯心主義,及其對錯之類的問題,也經常碰到這種狡詐的手段。對手只要善於使用文字,很容易鑿鑿在理自圓其說的,就像白馬非馬一樣,你明明聽著怪怪的,卻不知道怎麼駁倒他。。。斯文字之妙也。

煩瑣哲學有很多,就是這麼狡猾的誕生出來。

14樓:戒了魚的貓

1、「白馬bai,馬也;乘白馬,乘

du馬也。驪馬zhi,馬也;乘驪dao馬,乘馬也。」這句話版是墨子說的。權

2、公孫龍「白馬非馬」輪,也是邏輯、哲學逐漸發展,從「白馬是馬」逐漸而來的。

3、後面的人牽強的解釋,墨子的言論破解了公孫龍的「白馬非馬」論,其實,這個所謂的破解也很牽強,從邏輯、哲學上講,公孫龍是對的,但是從牽強的事實辯解,好像又不對。

太高深的哲學。

白馬非馬的典故是什麼白馬非馬的典故

公孫龍其人 公孫龍 諸子百家中的名家,一向以詭辯著稱。名家的中心論題是所謂 名 概念 和 實 存在 的邏輯關係問題,所以名家也稱 辯者 察士 白馬非馬之由來 據說 公孫龍過關,關吏說 按照慣例,過關人可以,但是馬不行。公孫龍便說白馬不是馬,一番論證,說得關吏啞口無言,只好連人帶馬通通放過。原文如下 ...

白馬非馬什麼意思講的什麼哲理白馬非馬論說明了什麼樣的哲學道理

白馬非馬是中國古代的邏輯學家公孫龍 約公元前320 前250年 提出的一個著名的邏輯問題,出自 公孫龍子 白馬論 白馬非馬是中國古代論辯學者公孫龍論述 白馬 之名有異於 馬 之名的一個邏輯命題。意思是即白馬不是普通所說的馬,顏色中的白色和質地的堅硬他也人為地 開來論述。根據公孫龍的分析,非 在 白馬...

除了白馬非馬還有什麼經典的詭辯故事

古希臘著名詭辯家歐布利德斯有一次對一個人說 你沒有失掉的東西,就是你有的東西,對不對?那人回答 當然對呀!接著歐布利德斯又說 你沒有失掉頭上的角,那你就是頭上有角的人了。南方無限大,那人一定裝不滿南方,即人是有限的,所以能愛全部人。如果南方不是無限的,那在南方的人一定是有限的,所以也能愛所有人。有一...